中国“文物医生”在海外 妙手匠心帮助修复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25-04-07 13:42:05来源:工人日报
10年前的4月25日,尼泊尔突发8.1级强烈地震,整个九层神庙建筑群震损严重,神庙上部三层完全倒塌。重创之际,来自中国的“文物医生”们奔赴尼泊尔,共同应对修复难题。

今年,恰逢中国与尼泊尔建交70周年。通过“文物医生”们的数年努力,如今,九层神庙重新屹立于世人面前。

尼泊尔群山环伺的山地中央,加德满都谷地如“心脏”静卧于此。

这是尼泊尔首个世界文化遗产,杜巴广场九层神庙及附属建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木构披檐,木雕花窗,斜撑与檐柱上图案精美……九层神庙建筑群作为典型的纽瓦丽建筑,体现着高水平的尼泊尔传统工艺,极具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2015年,经双方协商,援尼泊尔加满德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保护修复项目被列入中国援尼震后重建重点项目。记者了解到,这也是我国在尼泊尔开展的首个大规模文物援外项目,2017年,该修复项目正式开工。

修复面临“急难险重”

“当时的杜巴广场布满残垣断壁,破损构件散落一地,废墟中依稀可见精美的木刻神像。”援尼泊尔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九层神庙修复项目工作队队员回忆说,九层神庙建筑群的修复工作,可以用“急难险重”四个字来概括。

“‘急’在于余震、暴雨随时可能对九层神庙造成新的破坏,只有尽可能加快修复进程,才能将灾损降到最低。‘难’在于震损文物建筑年代久远,原始资料缺失,修复工作的技术难度和不可预见性远高于一般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该工作队队员介绍。

“险”是次生灾害时常威胁文物建筑和修复人员的安全,使得此次修复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而“重”则是因为九层神庙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在尼泊尔人民心中地位崇高,工作队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面对摆在眼前的棘手难题,我国修复团队全身心投入项目,积极作答援外文物保护修复的中国方案。

记者了解到,建筑修缮工作开展前,工作队实地调查和研究了尼泊尔传统建筑和九层神庙建筑群的结构、工艺、材料等特点,使用高精细测绘设备对九层神庙建筑群进行全面勘察。还联合国内高校专业团队,用数字化方法记录九层神庙的修复过程,特别是尼泊尔砖木建筑传统雕刻工艺,工作队为其制作了高精度三维模型。

保证文物的“原汁原味”

工作队队员告诉记者,为保证文物修复效果的“原汁原味”,九层神庙的修缮过程中,他们格外注重采用尼泊尔当地木材砖瓦等传统材料和传统技艺,尽可能保留、使用原有建筑构件,最大程度保存九层神庙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全部信息。

“修复过程中,尼泊尔的伙伴问过这样的问题:修复老旧构件费时费力,何不换一件新的?那些存在自然磨损的地方,何不趁机焕然一新?”工作队队员说,尼方专家曾表示不解,他们倾向雕刻使用新的木构件。而中国工作队认为,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老构件的使用比例上,“替换新构件自然容易,却损失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

经过中尼双方多次现场技术沟通,尼方最终认可了中国的修复方案。随后,80余位当地技艺精湛的木雕工匠与泥瓦匠开展构件的精细修复、利用和预拼装工作,3700余件雕刻构件按原形制重做补配,老旧构件利用率高达85%……“这代表了我们对异国文化的尊重,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赤诚。”该工作队队员说。

修复现场空间有限,工作队就另辟场地,在尼泊尔国家博物馆设置了第二施工现场,将塌落的九层塔和东北角塔涉及的大量建筑构件运到此地进行预拼装,完成后再次拆散、编号,运输至九层神庙修复现场进行正式安装。据工作队队员介绍,仅东北角塔就有约5000个构件,缺失部分要反复寻找、仔细比对,直至严丝合缝地安装上,“对此,我们必须付出巨大的耐心。”

除了当地传统技艺的传承与运用,记者了解到,我国工作队还不断探索创新运用新材料、新技术。修复过程中,工作队发现尼泊尔传统木结构的节点连接较为简单,并不牢固。于是,在文物建筑的结构补强方面,修复团队采用了可逆性软连接对薄弱节点进行加固,以最小干预方式实现整体结构补强,增强了文物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增进民心相通

为推动九层神庙的保护修复工作,工作队聘请了许多尼泊尔传统木雕世家的能工巧匠。其中,学习木雕技艺17年的木匠苏曼对九层神庙雕刻的每一尊神像如数家珍。工作间隙,他常热情地向工作队队员们讲述每一尊神像背后的故事,从其独特的名称由来,到蕴含的文化意蕴,言语间满是自豪。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理念也留在了匠人们的心中。施工现场的一位木匠勒其米说,他本来已经打算转行,因为参与九层神庙修复项目,他选择继续从事传统木雕工作,也认识到传统工艺的价值与意义。“我很认可中国工作队的文物保护基本原则,以后在修复其他文物时,也会践行这一保护理念。”勒其米说。

“中国援建工作队与他国文物古建修复专家共同协作,分享经验,切磋技能,并与当地百姓进行广泛的文化和技术交流,促进了文明交流,增进了民心相通。”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谢景海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

据悉,2024年8月,九层神庙修复项目顺利通过内部验收,同年11月,项目通过尼方对外技术验收,顺利竣工。“九层神庙保护修复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是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典范。”中国方案赢得尼方高度评价。

不仅是尼泊尔,1998年,吴哥古迹保护中国工作队进驻柬埔寨吴哥,先后成功修复了周萨神庙和茶胶寺两处遗址;2017年,中国工作队去往乌兹别克斯坦,对世界文化遗产希瓦古城的两处历史古迹进行了保护修复;2019年,中法签署协议,中国专家参与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已经同柬埔寨、蒙古、乌兹别克斯坦等多国合作开展文化遗产修复项目,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保护了人类文明精华。

谢景海表示,每一个项目开展前,我国援建工作队会对相关建筑和文物进行充分研究和详细勘察,包括其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工艺材料、历史演变等,并与当地文物专家和百姓反复交流,寻找最能够尊重和保留其文明特质和文化特色的系统方案。

“尊重文物本身、尊重文物背后的文化、尊重文物所在国的人民心声,是中国海外文化遗产援建的‘灵魂’所在。”谢景海说。

标签:

生活指南
  • 川洞山鳅、华东景天……多个新物种在我国被发现

    对于生物学家而言,可能没有什么比发现新物种更令人兴奋的了。最近

  • 中国商务部披露进口牛肉全球保障措施调查进展

    就中国对进口牛肉发起全球保障措施调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

  • 多地加速推进保障性住房落地 更好实现“居者有其屋”

    完善市场+保障的住房供应体系,是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关键环节。近日

  • 浙江义乌:在展会探索国际日用百货的“一百种可能”

    像荷叶一样、可承载水珠的防泼水餐垫,仅有卡片大小、可翻译超百种

  • 四川自贡:荷园小院“村咖” 在咖啡香中邂逅悠闲时光

    近年来,乡村旅游热度渐高,乡村旅游产品越来越丰富、体验越来越多

  • 多省取消医院用药品数限制,对病患用药影响几何?

    第一财经 作者:吴斯旻业界观点认为,取消医院用药品数限制不仅有

  •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寒假促就业暖心行动”

    中新网1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推动各地各高校充分利用寒假

  • ​无悔从警路 启航新征程——西平县公安局举行人民警察荣誉仪式

    警徽闪耀,忠诚担当。为热烈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增强广大民辅警

  • 教育基金是什么意思?教育金保险有必要买吗?

    教育基金是什么意思?教育基金通常是指为子女的教育而设立的资金。这

  • 打通工业互联网应用堵点

    前不久举办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透露,工信部将紧抓新一代信息

  • 看个球,游湖南|场上赛球 场下畅游 岳阳喊你免费游

    跃动青春,逐梦大球!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决赛正在长沙、岳

  • 中国A股医药板块周二逆势走强 表现亮眼

    中国A股12日(周二)遇冷,主要股指悉数下跌,但医药商业板块逆势上涨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怎么办 | 科普时间

    当小强还是一个幼儿时,他在会走前就开始跑。在幼儿园,他会因拿自

  • 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上线运行

    来源标题:金融产品查询平台上线运行为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 原木期货、期权上市交易在即 大连商品交易所发布交易有关事项

    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28日发布原木期货和期权上市交易有

  • 茶叶保存方法是什么呢?普洱茶的泡法是什么?

    茶叶保存方法是什么呢?茶叶保存的要点在于防潮、密封、防压、避光、

  • 民生
    • 西平县师灵镇:节后清洁忙 整治环境美

    • 加快补齐普惠托育服务短板

    • 北斗产业迈入规模应用新阶段

    • 天天百事通!中国代表团参加第46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