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考今年51岁
是东孚街道洪塘社区赤土社的
一名“果蔬新农人”
【资料图】
他打过螺丝、做过保安
四年前回到赤土
和几个村民流转了26亩土地
办起了“七色豆”果蔬合作社
周文考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尝到了创业的甜头
周文考依旧走在致富的路上
每天乐呵呵地忙在田间地头
他说
自己能有现在的美好生活
主要得益于海沧乡村振兴政策
以及赤土人民的鼎力支持
回乡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
2019年
在东孚街道和洪塘社区的牵头下
赤土社引进了
有着多年乡村改造经验的
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
对村子因地制宜地升级改造
在基金会的帮助下
最先只打算种植水稻的周文考
改变想法,增加了有机蔬果
周文考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蔬菜的种植及成长过程。
我们赤土社的土壤好、水源也好,和适合发展有机种植业,所以,我决心试一下,现在成为研学基地了,吸引了很多团建,包括亲子活动。——周文考
周文考告诉海沧君
自己在外务工十六年
干的都是底层活
从没想到还有这么好的发展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周文考重新学习起了全新的有机种植技术。他说,想把蔬菜种好,就得不断学习新技术。种菜的地,土要细、肥要碎,土肥要均匀,只有地里下足功夫,蔬菜的质量产量才有保证。
村民们说
周文考认真钻研
已从一个蔬菜种植“门外汉”
成为了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目前,周文考还引进了
旋耕起垄机、水肥一体化滴灌等设备
计划将有机蔬果的经营面积再扩大
致富
从月薪不足3千到过万收入
赤土社是一个位于天竺山脚下的小村庄,全村800多人,村民以种植稻谷为主。
在赤土人看来,东孚曾被称为厦门的西伯利亚,赤土社则是西伯利亚的西伯利亚,外村的女孩不愿意嫁到这里。
如今,天竺山成了风景区,周围的交通也改善不少,尤其是厦门地铁2号线通到天竺山东门,还有乡村振兴政策的加持,赤土人民由此走上了幸福的道路。
环境改善了,相关配套持续完善。在赤土社路口,周文考和村民开了一家农家乐“寻味赤土”,除此之外,还有好几家美食店呢。
有的玩还有的吃
外来的游客也就多了
收益也就多了
很多游客回去的时候
在村里买了很多菜
他们说新鲜好吃,比外面口感好
还有不少游客预约了下个月的桌
要带亲戚朋友们过来尝尝
周文考说,如今
他的月收入有10000多元
是在外务工时期的月薪3倍
上世纪九十年代,周文考欠了3000元外债。那时候,3000元可是巨款。为了还债,周文考自力更生,种植甘蔗、水稻、蘑菇、香蕉……辛苦了两年时间才还清债务。正是因为吃得苦中苦,周文考才有了坚韧不拔的个性,才有了敢闯敢试的精神品质。
沿着赤土社干净整洁的一号动线
周文考带着海沧君
边走边解说近年来的巨变: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
坑坑洼洼的泥巴路
下雨天出门都是一腿泥
现在呢
雨污分流,缆线入地,堆杂清零
……
大家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我在赤土生活了五十一年,亲眼见证了村子越来越好。——周文考
如今,赤土社
将乡村旅游与“农业+”巧妙结合
践行“农文旅”的发展模式
村容村貌焕新颜
发展出了23家各具特色的庭院
赤土社导览图
周文考现在还是赤土社的导览员呢
刚开始说话会打结
积累经验后,说起来已朗朗爽口了
赤土社
这个曾经以水稻种植为主的村庄
摇身一变
成为集农业、文化、旅游为一体的
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相信
赤土人民会越来越幸福
文案/编辑:彭建文
校对:暨王月审核:庄梅芳
资料:东孚街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