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要求,聚焦解决或缓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了完善系统的技术体系;系列标准关键核心技术指标的确定,力求可感知、可量化、可操作,为全国各地区开展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四好建设”工作提供技术引领和技术支撑。
“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发布试行
《好住房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成套住房的设计、建造、运维。建立了由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技术体系,包括103个完善类条文,99个提升类条文。体系构建如下:
《好住房技术导则》主要实现了四个方面创新:一是新方向。以“好房子”作为目标指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以设计引领、科技赋能转型创新为根本动力。二是新界定。充分体现好房子“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基本内涵,从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能便捷、安全耐久、和谐美好方面,完善住房功能,优化住房性能,全面提升住房品质。三是新理念。技术内容突破单一设计维度,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适老化和适幼化及全龄友好、可持续住房建设、信息技术更新迭代、新型建筑工业化、物业服务精细化等重要发展趋势。四是新体系。在解决住房质量通病和现实痛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体现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内容。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负责人提出,该导则规定了好住房的室内各功能空间应当配备齐全完善,在使用性能上进一步优化提高。如:厨房和卫生间应防止串味和倒灌;户内户外应采用无障碍设计满足适老、适幼等各方面的需求,套内空间应设计适宜的收纳空间、晾晒空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60m,对室内空间的噪声、通风、采光、温度、湿度等的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同时考虑公共空间设置担架等救急设施。在安全方面,不仅考虑到建筑本身的安全,也考虑到了防范居住使用期间的各种生活安全问题,如空中抛物、电动自行车入楼等问题。同时倡导智慧方便,提供数字家庭、智慧楼宇等解决方案。
《好小区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小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建立了由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技术体系,包括54个完善类条文,39个提升类条文。体系构建如下:
《好小区技术导则》具有四大创新亮点:一是强调全龄友好设计,为不同年龄段居民提供适宜的活动空间和配套设施,注重无障碍通行和公共卫生间配套。二是系统化防灾减灾设计,融合海绵城市理念,增强小区排水和防涝能力。三是构建一体化智能服务平台,提升服务便捷性、全面覆盖性及即时响应能力。四是强调“互助协作、和谐共管”的小区环境营建理念,建立志愿管理机制,动员居民参与小区管理。
《好社区技术导则》适用于城镇社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技术体系,包括51个完善类条文,32个提升类条文。体系构建如下:
《好社区技术导则》体现了以人为本、韧性社区、智慧互联、精细治理四大亮点:一是通过为居民提供更便利、更人性化的设施服务,打造宜居、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和生活空间;二是从环境、设施、治理等多角度入手,增强社区防范能力、应对能力、恢复能力等,全面提升社区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三是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社区基础设施和居民日常生活的智慧化;四是通过综合环境整治、举办文化活动、完善社区治理等,加强邻里间的互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社区凝聚力,实现和谐、美好的居住家园。
《好城区技术导则》适用于设市城市城区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管理工作。建立了以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技术体系,包括69个完善项,69个提升项。体系构建如下:
《好城区技术导则》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一是秉持人民城市理念,标准重点关注居民可感知、可量化的技术指标与方法,特别是结合城市体检工作中发现的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门研究,制定专门条款,从而引导人居环境的宜居、韧性、智慧、人文水平提升;二是突出集成创新做法,统筹考虑现行相关标准规范、城乡建设重点工作、城市建设实际,注重新理念、新目标与系统性、可操作性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三是统筹空间治理单元,标准以“城区”为单元,搭建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建设-评价-治理”工作链条,为空间治理与社会治理融合提供技术支撑。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王俊表示,“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围绕“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及“宜居、韧性、智慧、人文”等基本内涵,构建了完善的“四好建设”技术体系,旨在为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指引。我们提出了“标准创新引领四好建设,情系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的工作理念。下一步,协会将更广泛地组织工程建设领域各方力量,以“四好建设”系列标准为基础,研究探讨建立“四好建设”标准体系,积极谋划开展“四好建设”系列标准升级版的研编和技术储备工作。
标签: